篮协归化不诚,繁琐条款,零投入套利?皮球踢俱乐部。
自前年李凯尔归化后,中国男篮在寻找新的归化目标上从未停歇。尽管国内复杂多变的国情,让再添新成员变得不那么简单,但中国篮协始终致力于此项工作。近期,篮协正式启动了归化球员的相关事宜,然而,面对一系列复杂条款的制约,以及期望俱乐部能够自行运作的期望,想要再次迎来新的归化球员似乎变得遥不可及。
在入籍球员的选拔过程中,篮协坚持了文化认同、血缘优先、总量控制以及能力为重的原则。同时,对于入籍球员的管理措施也十分严格,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文学习计划、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等。此外,要求球员必须识国旗、认国徽、唱国歌。这些对于真心希望为中国效力的外籍球员来说并非难事,但最关键的是归化球员不得拥有双国籍这一点,这无疑打消了大多数有意为中国效力的外援的念头。
对此,媒体人球圈赵探长进行了深入解读。他透露与CBA俱乐部管理者的交流中,有些俱乐部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态度,但更多的还是处于观望或无想法的状态。对于俱乐部而言,归化工作确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民营俱乐部来说,他们连自己本土球员的工资发放都成问题,更别提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去进行归化工作了。
中国篮协的文件对于这些俱乐部来说显得有些空洞。文件中未提及对俱乐部归化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仿佛是将归化的责任完全交由俱乐部承担。如果篮协不进行相关的政策扶持,仅仅依赖俱乐部去进行归化工作,那么这种所谓的归化相关事宜就显得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CBA打球的外援中,像血布那样能够赚取上亿美金的人是凤毛麟角。让他们退籍不仅涉及到是否愿意的问题,还有美国退籍制度的复杂性。据别跑刚背猪透露,美国的退籍手续繁琐且需缴纳大量退籍税,各州标准不一。如果给予的金额不足以覆盖退籍税带来的损失,那么外援又怎会愿意费力不讨好呢?
因此,中国篮协若想找到新的归化球员,必须展现出更多的诚意。不能仅用一系列的限制性条款来束缚,更不能期望“空手套白狼”。而是应该为俱乐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中国男篮的归化之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