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新规:血缘优先,文化考核,学中文唱国歌,严格归化!
来源:24直播网
中国篮球协会在2025年5月8日正式启动了归化球员的流程,并发布了《入籍篮球运动员管理办法》。这一政策明确了“文化认同、血缘优先、总量控制、能力为重”的四大选拔原则,并且严禁归化球员保留双国籍。
这一政策在球迷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因为其严格的管理细节和现实中的矛盾使中国篮球的归化之路成为舆论的风暴中心。首先,关于血缘优先的选拔标准,这一政策明确杜绝了“雇佣兵”式的归化模式。然而,这一标准在实际的竞技需求中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以李凯尔为例,他虽然拥有中国血统并代表男篮出战世界杯,但他作为“功能性锋线”的定位并没有解决球队在关键时刻得分乏力的问题,最终导致中国男篮连续未能进入奥运会。
此外,归化球员的双国籍问题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此前国足归化球员因保留原国籍而受到批评,而篮协此次则明确要求归化球员必须放弃原有国籍。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外援对放弃国籍这一问题持谨慎态度。
除了这些实质性的问题,篮协对归化球员的文化认同要求也极为严格。除了常规的兴奋剂检查和赛风监管外,还要求归化球员学习中文、唱国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并由教练团队实时跟踪其思想动态。这一做法在网上引发了两种声音。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认为雇佣兵只要给钱打球就行了,没必要搞成文化课考试。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文化认同是长期融入的基础,日本B联赛的归化球员培养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从现实角度来看,归化球员是否能够拯救中国男篮?从当前的趋势来看,归化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球队力量的重要途径。然而,从长远来看,如果青训不能生根发芽,即使归化再多的雇佣兵,也无法真正救赎中国篮球。因此,除了归化球员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去培养和发掘本土的篮球人才。